4月6日2023

詩篇60 大衛與兩河間的亞蘭並瑣巴的亞蘭爭戰的時候,約押轉回,在鹽谷攻擊以東,殺了一萬二千人。那時,大衛做這金詩叫人學習,交與伶長。調用為證的百合花。

1神啊,你丟棄了我們,使我們破敗;你向我們發怒,求你使我們復興!
2你使地震動,而且崩裂;求你將裂口醫好,因為地搖動。
3你叫你的民遇見艱難;你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
4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可以為真理揚起來。
5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
6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說:或作應許我):「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
7基列是我的,瑪拿西也是我的。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猶大是我的杖。
8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非利士啊,你還能因我歡呼嗎?」
9誰能領我進堅固城?誰能引我到以東地?
10神啊,你不是丟棄了我們嗎?神啊,你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嗎?
11求你幫助我們攻擊敵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
12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


马可福音 14:12-23

12除酵節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門徒對耶穌說:「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往哪裡去預備呢?」
13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進城去,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來,你們就跟著他。
14他進哪家去,你們就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在哪裡?我與門徒好在那裡吃逾越節的筵席。』
15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你們就在那裡為我們預備。」
16門徒出去,進了城,所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他們就預備了逾越節的筵席。
17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都來了。
18他們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與我同吃的人要賣我了。」
19他們就憂愁起來,一個一個地問他說:「是我嗎?」
20耶穌對他們說:「是十二個門徒中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那個人。
21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22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掰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
23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


不要得罪神

經文:「神啊,你丢弃了我们,使我们破败」 -诗篇60:1

诗篇中题名为大卫的金诗有第16、第56至60等六篇,诗篇60篇就是大卫金诗中的一篇,“金诗”有二个含意:1)它们像贵重的金子一样,是大卫特别宝贵的诗;2)它们像金子经过炼净一样,是描述大卫由其经历所得的、具有深而隐藏的感受之诗。本诗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大卫在北部与“两河间的亚兰”(米所波大米)和“琐巴的亚兰”(在大马色与幼发拉底河上游中间)争战的时候,以东从南面入侵,打败了以色列。约押被派遣转回迎战以东,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它是一篇团体求告诗,国家遭遇大难,败在敌人手上,祈求神施拯救。全诗可分四个部分:1. 对国难的描述(1~3节);2. 求神拯救(4~5节);3. 神的晓谕,指出神是以色列的主,也是全地的主(6~8节);4. 坚信丢弃他们的神会帮助他们得胜(9~12节)。

在第1节里,大卫认为战争失败是人得罪了神为祂所丢弃的结果,“你丢弃了我们,使我们破败”我们人生中的破败难道不也是因为得罪神,为神所丢弃的结果吗?在聖经中,神多处指出人得罪神所带来各种不同的后果: “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生命册上涂抹谁的名”(出埃及记32:33);“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华,以致耶和华的会众遭瘟疫”(民数记31:16);“祢的民因得罪祢,祢惩罚他们,使天闭塞不下雨”(列王纪上8:35);“祢的民以色列若得罪祢,败在仇敌面前”(历代志下6:24);“祢的民若得罪祢,祢向他们发怒,将他们交给仇敌掳到或远或近之地”(历代志下6:36); “我必从你们中间除净叛逆和得罪我的人”(以西结书20:38); “他们得罪我,我就掩面不顾,将他们交在敌人手中,他们便都倒在刀下”(以西结书39:23); “祭司越发增多,就越发得罪我,我必使他们的荣耀变为羞辱”(何西阿书4:7); “我必使灾禍臨到人身上,使他们行走如同瞎眼的,因为得罪了我……”(西番雅书1:17)。 人得罪了神,为神所丢弃,会产生不可逃避的各种或轻或重、由个人或众人要承担的罪责,这是神公義属性的体现。因此当我们知这一点后,就要对神始终有一颗敬畏之心,所以箴言上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我们要做一个智慧人。诗篇中又说: “我将祢的话藏在我心里,免得我得罪祢”我们要牢记神的话语在心头,随时对照自己的行事为人,不要得罪神。

主啊,阿爸父神,感谢你通过大卫的这篇金诗让我们明白我们人生中的破败是因为我们得罪了祢,为祢所丢弃,因为你不但是慈爱的神,也是公義的神,愿我们有一颗敬畏祢的心,做一个智慧人,将你的话藏在我们心里,免得我们得罪祢。阿门!

思考问題:


 你是否认为我们人生中的破败也是因为得罪神、为神所丢弃的结果呢?

— 东区一组 陆式敬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