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21

每日金句

詩篇 148: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從天上讚美耶和華,在高處讚美他!

出埃及記 37:5 把杠穿在櫃旁的環內,以便擡櫃。


詩篇 148

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從天上讚美耶和華,在高處讚美他!
2 他的眾使者都要讚美他!他的諸軍都要讚美他!
3 日頭月亮,你們要讚美他!放光的星宿,你們都要讚美他!
4 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你們都要讚美他!
5 願這些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他一吩咐便都造成。
6 他將這些立定,直到永永遠遠;他定了命,不能廢去(或作:越過)。
7 所有在地上的,大魚和一切深洋,
8 火與冰雹,雪和霧氣,成就他命的狂風,
9 大山和小山,結果的樹木和一切香柏樹,
10 野獸和一切牲畜,昆蟲和飛鳥,
11 世上的君王和萬民,首領和世上一切審判官,
12 少年人和處女,老年人和孩童,都當讚美耶和華!
13 願這些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為獨有他的名被尊崇;他的榮耀在天地之上。
14 他將他百姓的角高舉,因此他(或作:他使)一切聖民以色列人,就是與他相近的百姓,都讚美他!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Q1: 爲什麽詩人呼籲一切受造之物都要贊美耶和華?我們都受造于神,蒙受神極大的恩惠,我們當如何贊美我們的神?


出埃及記 37

1 比撒列用皂莢木做櫃,長二肘半,寬一肘半,高一肘半。
2 裡外包上精金,四圍鑲上金牙邊,
3 又鑄四個金環,安在櫃的四腳上:這邊兩環,那邊兩環。
4 用皂莢木做兩根槓,用金包裹。
5 把槓穿在櫃旁的環內,以便抬櫃。
6 用精金做施恩座,長二肘半,寬一肘半。
7 用金子錘出兩個基路伯來,安在施恩座的兩頭,
8 這頭做一個基路伯,那頭做一個基路伯,二基路伯接連一塊,在施恩座的兩頭。
9 二基路伯高張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臉對臉,朝著施恩座。
10 他用皂莢木做一張桌子,長二肘,寬一肘,高一肘半,
11 又包上精金,四圍鑲上金牙邊。
12 桌子的四圍各做一掌寬的橫梁,橫梁上鑲著金牙邊,
13 又鑄了四個金環,安在桌子四腳的四角上。
14 安環子的地方是挨近橫梁,可以穿槓抬桌子。
15 他用皂莢木做兩根槓,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
16 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盤子、調羹,並奠酒的瓶和爵。
17 他用精金做一個燈臺;這燈臺的座和幹,與杯、球、花,都是接連一塊錘出來的。
18 燈臺兩旁杈出六個枝子:這旁三個,那旁三個。
19 這旁每枝上有三個杯,形狀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個杯,形狀像杏花,有球有花。從燈臺杈出來的六個枝子都是如此。
20 燈臺上有四個杯,形狀像杏花,有球有花。
21 燈臺每兩個枝子以下有球,與枝子接連一塊;燈臺杈出的六個枝子都是如此。
22 球和枝子是接連一塊,都是一塊精金錘出來的。
23 用精金做燈臺的七個燈盞,並燈臺的蠟剪和蠟花盤。
24 他用精金一他連得做燈臺和燈臺的一切器具。
25 他用皂莢木做香壇,是四方的,長一肘,寬一肘,高二肘,壇的四角與壇接連一塊;
26 又用精金把壇的上面與壇的四面並壇的四角包裹,又在壇的四圍鑲上金牙邊。
27 做兩個金環,安在牙子邊以下,在壇的兩旁、兩根橫撐上,作為穿槓的用處,以便抬壇。
28 用皂莢木做槓,用金包裹。
29 又按做香之法做聖膏油和馨香料的淨香。

Q2: 比撒列承接了無比榮耀的職責,是蒙召作會幕中約櫃、香爐、陳設餅桌子和金燈台的工匠之一。回顧36章,比撒列爲何蒙召?我們每一位都有從聖靈而來的恩賜和才幹,你對神的呼召有願意擺上的心嗎?你願意將神所賜予的才能爲神所用嗎?


不可憑血氣作神的工

經文: 「 把杠穿在櫃旁的環內,以便擡櫃。」 出埃及記 37:5

 法櫃,又稱為約櫃,裏面有兩塊石板,上面刻有神的十條誡命,預表神與祂的百姓立約。出埃及記第37章講到約櫃和施恩座製作的法則, 讓我去思考關於約櫃的一些事情。

 撒母耳記上第四章記載了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爭戰。當他們失敗時,長老們將神的約櫃接到營中, 希望可以救他們脫離敵人的手。他們不是到神面前求幫助,而是將神的約櫃當作他們的武器來利用, 這是他們失敗的根源,導致神的約櫃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都被殺, 以利也跌倒折頸而死。

 撒母耳記下第六章,大衛率眾要把神的約櫃運回來,摩西律法清楚地規定運送約櫃的方法,而且今日的靈修經文也特別讓我們看到神一切都有預備,約櫃製作的時候就已經設計了環和杠, 以便擡櫃,但是大衛把約櫃放在車上代替了擡櫃,因此出現了牛失前蹄,烏撒伸手扶而死。

 烏撒之死提醒我们,神的聖潔和神的命令是不可忽視的。在大衛建國的初期,以色列人特別需要遵守神的律例典章,敬虔侍奉。這個教訓對於我們也是一個警告。在今天這個邪惡的時代,我們需要時刻警醒,嚴守聖經的教訓,不可偏離左右,也不可憑自己的血氣作神的工。

 主啊,我們向你禱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 (詩篇90:17) 求主幫助和帶領我們作工的手,感謝神!

—— 良善小組 孫鴻文

Previous Post Next Post